石浦渔区的传统祭海方式

信息来源:象山档案馆 发布时间:2013-02-20 点击率: 

 

一年一度的中国开渔节必定少不了具有浓郁象山渔区民俗特色的祭海仪式。随着开渔节的举办,祭海民俗得到了深入挖掘并成为象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张靓丽名片。据考证,象山祭海有着深厚的群众根基,其传统的祭海方式很有特色。

石浦文化馆副馆长解亚萍对象山祭海有着多年的研究,她介绍说:“象山祭海”是象山渔民传统民间海事活动积累的精神产物。有俗话说,渔民出海是“一只脚踏在棺材里,一只脚踏在棺材外”, 与大海相依的渔民经常处于“危险”之中,岸上亲人也因此经常处于惊骇之中,所以,祈求神灵护佑成为他们唯一的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于是就有了“拜船龙”、“开洋节”、“谢洋节”、“祭小海”、“太平节”、“祭鱼师”等民间祭祀活动,石浦渔区尤为盛行,现已沿袭为民间的习俗。

 “拜船龙”又有人称之为“船头祭”。据石浦东门渔村老渔民奚阿宝、称乾初等回忆:他们听前辈人说,过去渔民把渔船称为木龙,有了渔船就开始有了“拜船龙”。“拜船龙”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仪式举办时间一般都在上午涨潮时,希望财源随潮滚滚而来。供品摆放在船头的甲板上,船主或船长点上三支香,面向船头,边拜边念,希望船龙爷保佑一帆风顺、满载而归。酒过三巡,烧上经,把酒洒在船头一周及船头两边的海里。

“开洋节”、“谢洋节”也是过去象山沿海地区渔村颇为流行的传统民间风俗,是渔村一年中的盛事。据石浦镇东门渔村吴富清、周宗明、吕通伟等老渔民回忆,他们曾听祖辈人讲,在唐朝渔民就有了“开洋节”、“谢洋节”。 开洋节大约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下旬举行,因这个季节正是捕大黄鱼的季节,以保平安、丰收。而“谢洋节”则是捕大黄鱼季节结束后,约在每年的六月下旬,不管丰收与否,船主各自都要到庙里祭拜,丰收的表示谢意,同时希望下次也能有好的收成。收成差的则希望下一次能仓满船满。开洋节必须选择在涨潮时分进行,祭祀地点设在庙里,设供品,吉时既到,红烛高烧,主祭船主上香献爵,跪拜,礼成后还请“菩萨”上船,引路灯笼挂在船头,以驱邪保平安。谢洋节祭祀内容和方法与“开洋节”差不多,只是少了请神的环节。“开洋节”、“谢洋节”的祭祀仪式结束后,还要演戏,五天至十天不等,日夜连台,号称“出洋戏”、“谢洋戏”或“还愿戏”。戏由高产渔船出资包演,渔家招来亲朋好友观看,宾朋盈门,人山人海,人流如潮,庙里常常拥挤得水泄不通。

“祭小海”过去只有石浦、东门一带比较流行,形式比较简单,只是每次出海,向大海祭拜烧三次经,没有供品。祭拜都是由船上烧饭的人或伙计(船员)来完成。

 “太平节”也是渔村古老民间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很多渔村都要举行“太平节”活动,活动除祭祖求神保佑出海平安外,还在庙里举行盂兰盆会佛教仪式和在海岸边或港边举行放水灯仪式,表示渔村民众对海上遇难人的一种怀念,也表示对大海的崇敬。一次放水灯,少则几百盏,多则上千盏。水灯载着做灯人和渔家的希望与祝愿,顺着潮流,漂向它要去的地方。这一活动如今在石浦镇东门岛和延昌两地还保持原生态的形式。

千百年以来,一代代的象山渔民,耕海牧渔,与大海息息共生,很自然地产生了对海洋的敬畏、依赖、崇拜之心境。海洋的博大、汹涌,加之渔民对海认识的局限,祭祀海洋,求神保佑的精神追求由此而生,所以说,象山祭海这一民俗,历史渊源十分久远,创立的活动内容十分深厚,形成的文化特色十分显著。如今,“拜船龙”、“开洋节”、“谢洋节”、“祭小海”、 “太平节”等民间祭祀活动仍然在石浦渔区传承,在此基础上,开渔节的祭海仪式则是集渔区这些民俗的大成,规模大大超于一般的民间祭祀活动,影响力及其广泛。